close

整株1.png

學名: 密花白飯樹 Flueggea virosa (Roxb. ex Willd.) Voigt

中文別名: 白飯樹、金柑藤、密花葉底株、白魚眼、魚眼木、鵲飯樹、密花市蔥、白額頭仔樹

科名: 大戟科 Euphorbiaceae

 

原生地於熱帶非洲、馬來西亞、印度、菲律賓、台灣及華南。現分布於亞洲、非洲、大洋洲、中國的華南、華東、西南。

台灣地區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的次生林、河床、山野路邊,偏好乾燥環境,中南部較常見;花期3至8月,果期7至12月;果實可食用;葉、根可入藥,能消炎止痛,用於治療風溼痹痛、濕疹、消腫。

傳粉方式為生物傳播,種子傳播方式為生物傳播。

果實成熟時常見成群的白頭翁前來覓食,白頭翁又名白頭額仔,因此密花白飯樹有白頭額仔樹的別名。


密花白飯樹型態描述

莖:

落葉灌木;全株平滑無毛,莖皮紅褐色;枝近圓形,嫩枝略有稜。

葉:

單葉互生;葉片呈長橢圓狀倒卵形至橢圓形,先端鈍圓,有極小的凸尖,基部楔形,葉緣全緣;葉質紙質;葉上表面呈綠色、下表面較蒼白;中肋呈淡黃綠色。

花:

黃綠色小花,傘形花序,花叢腋生、密集,花梗短;花萼圓形或矩圓形;無花瓣;雄蕊5枚、突出;雌蕊5枚,子房卵圓形,3室,花柱3枚;雌花較雄花少,雌雄異株。

果:

果實有兩種型態,皆為漿果,球形;其一較細小,質地乾燥,呈綠色;其二較肥大,多漿多汁,成熟時呈白色。

種子:

種子呈褐色、具光澤。


密花白飯樹實照

整株的密花白飯樹

整株2.png

整株近.png

葉片近照

葉4.png

葉1.png

葉2.png

葉3.png

葉片背面

葉背1.png

葉背2.png

葉背3.png

多花油柑與密花白飯樹形態相似,容易混淆,分辨的方式是前者的葉脈較白且明顯(網狀側脈),後者的葉脈相對不明顯(遠看只能觀察到大條白色側脈)

下圖為多花油柑

多花油柑.png

(照片拍攝於中山大學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vin446612 的頭像
    kevin446612

    kevin446612的部落格

    kevin4466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